地支倍数退位换算法
赵建平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摘要:目的:公元年瞬间转为干支纪年。方法:在牢记120以下12的倍数12,24,36,48,60,72,84,96,108的前提下,自公元年左起减去小于它且相邻最近12的倍数,最后所得余数通过比对得出公元年对应的地支。结果:公元任何年都可瞬间转为干支纪年。尤其在预设的特定时间周期,可不借助任何工具看到公元年直接报出干支纪年。结论:地支倍数退位换算法及特定时间周期简算法的使用,使现代人得到了迅速开启古人智慧之门的钥匙。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226
文献标识码:A
关键词:地支 简算法
自公元1912年中国改用公元纪年以来,人们对天干地支纪年渐渐不熟悉了。中国古人通过干支纪年记述了天时气候变化的规律及其对生物体产生的影响,所以如何把公元年迅速转为干支纪年是我们学习掌握并应用五运六气的关键。
我们首先确定公元一年至公元十二年的天干和地支,见表一(取自杨力:中医运气学)。
表一:
→公元后
|
|
辛
|
壬
|
癸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
|
|
酉
|
戌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公元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然后我们再通过毛小妹天干与公元年尾数对照表来熟悉一下天干的转换,见表二。
表二:
天干与公元年尾数对照表
|
十天干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公元年尾数
|
4
|
5
|
6
|
7
|
8
|
9
|
0
|
1
|
2
|
3
|
为了方便记忆,我编了一个口诀:
4甲5乙6为丙,7丁8戊9生己,0庚1辛2是壬,3癸天干悉数齐。
因天干地支循环特性,当用公元年除以12所得余数与公元一年至公元十二年比对便可得知公元年的地支,见表三。
表三:
地支与公元年转换对照表
|
|
|
|
|
|
|
|
|
十二地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简算后所得余数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0
|
1
|
2
|
3
|
注:与天干不同,与地支相比对的数字是简算后所得余数。
为了方便记忆,我编了一个口诀:
4子5丑6为寅,7卯8辰9生巳,10午11未0是申,1酉2戌3亥支。
为了更方便应用,我将毛小妹天干与公元年尾数对照表(表二)和上述地支转换对照表(表三)合并为公元年-天干地支转换表(表四)。
表四:
公元年-天干地支转换表
|
十天干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
|
辛
|
壬
|
癸
|
公元年尾数
|
4
|
5
|
6
|
7
|
8
|
9
|
0
|
|
|
1
|
2
|
3
|
十二地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简算后所得余数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0
|
1
|
2
|
3
|
下面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地支倍数退位换算法得到12以下的余数。
在学习五运六气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种把任何公元年转为地支的简便换算方法,称之为:“地支倍数退位换算法"。人们已习惯十进制思维,计算地支需暂时转换为十二进制思维。原理:1:在口算中减法是除法的简化。2:从左万位、千位、百位起,以十二进制向右退位,目的是只剩12以下的数字。3:前提是牢记120以下12的倍数12、24、36、48、60、72、84、96、108。 详细算法:1:自公元年左起以两位或三位(当自左起第二位是0或1时)减去小于它且相邻最近12的倍数所得数。2:与右侧下一位数(0或1则两位)合并减去小于它且相邻最近12的倍数所得数。3:再与右侧下一位(公元9999年前已是个位)合并减去小于它且相邻最近12的倍数,最后所得余数可通过公元年-天干地支转换表找对应地支。
验证及举例:1:唐朝建于公元618年61-60=1,18-12=6为寅是戊寅年。2:甲午战争公元1894年18-12=6,69-60=9,94-84=10为午是甲午年。3:戊戌变法公元1898年18-12=6,69-60=9,98-96=2为戌是戊戌年。4:公元1900年带来的庚子赔款19-12=7,70-60=10,100-96=4为子是庚子年。5: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19-12=7,71-60=11,111-108=3为亥是辛亥年。6:公元8888年88-84=4,48-48=0,个位余数是8为辰是戊辰年。7: 公元11111年111-108=3,31-24=7,71-60=11为未是辛未年。8:公元54321年54-48=6,63-60=3,32-24=8,81-72=9为巳是辛巳年。9:公元98765年98-96=2,27-24=3,36-36=0,余数是5为丑是乙丑年。公元前也可用十二进制简算,因不常用,略。
简而言之,“地支倍数退位换算法"就是:减法退位,余数比对。用公元年减去120以下小于它且相邻最近12的倍数以便退位简化出12以下余数,用此余数与公元年-天干地支转换表比对便可得出所需公元年的地支。
上面叙述的是任何公元年的地支倍数退位换算法。下面我们叙述特定时间周期的简算法:分别以一百二十年为周期和以一百年为周期。这样只计算拾位个位数便可实现公元年与地支的瞬间转换,更为快捷方便。
首先我们以一百二十年为基准周期,设定这个时间周期的简算法,以跨世纪为界限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减去一个固定数字,后一部分加上一个固定数字。我们选取特定时间周期来说明。
因为1920是12的160 倍,所以我们就首先设定公元1921年至公元2040年这个应用最多的时间周期,把这个时间周期再分为两部分简算。 公元1921年至公元1999年简算法:所有年份都减去1920,因为千位和百位都是19,所以只需拾位和个位数减去20即可。拾位个位数减去20再减去小于它且相邻最近12的倍数所得余数可找对应地支。 例:公元1928年28-20余8为辰;公元1965年,65-20=45,45-36余9为巳;公元 1996年,96-20=76,76-72余4为子。公元2000年至公元2040年简算法:同样的所有年份都减去1920,即相当于2000年后的拾位个位数加80再减去小于它且相邻最近12的倍数所得余数即可找对应的地支。例:公元2005年,5+80=85,85-84余1为酉;公元2016年,16+80=96,96-96余0为申;公元2027年,27+80=107,107-96余11为未。公元年一月、二月春节前的天干地支与前一公元年的天干地支相同。
下一个一百二十年的时间周期为12的170倍(2040)后,自公元2041年至公元2160年, 也可分两部分简算。公元2041年至公元2099年,拾位个位数减40再减去小于它且相邻最近12的倍数所得余数可找对应地支。公元2100年至公元2160年,拾位个位数加60再减去小于它且相邻最近12的倍数所得余数可找对应地支。以此类推,简算法一百二十年一调整,六百年一循环,永远可用。
接下来我们再来叙述以每世纪(一百年)为基准周期的简算法。我们选取特定时间周期来说明。
二十世纪(公元1900年至公元1999年),1900÷12等于1896余4,个位数+4就进入了12的整循环,算法:个位数加4所得拾个位数减去小于它且相邻最近12的倍数所得余数与公元年-天干地支转换表比对,便可得到公元年对应的地支。例:公元1965年,65+4=69,69-60=9,地支为巳。二十一世纪(公元2000年至公元2099年)2000÷12得1992余8,个位数+8就进入了12的整循环,算法:个位数加8所得拾个位数减去小于它且相邻最近12的倍数所得余数与公元年-天干地支转换表比对,便可得到公元年对应的地支。例:公元2018年,18+8=26,26-24=2,地支为戌。二十二世纪(公元2100年至公元2199年),2100÷12整除余零,算法:拾个位数直接减去小于它且相邻最近12的倍数所得余数与公元年-天干地支转换表比对,便可得到公元年对应的地支。例:公元2118年,18-12=6,地支为寅。因300是12的25倍,所以这种算法每世纪开始时设定一次,三百年一循环,永远可用。对于后人如何确定个位数是加4或加8或不加呢?公元一世纪不加、公元二世纪(100-96余4)加4、公元三世纪(200-192余8)加8。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用多少世纪数除以3,所得3以下的余数,余1与公元一世纪对应,余2与公元二世纪对应,整除时与公元三世纪对应,这样便知何时应该加4或加8或不加了。口诀:公元纪年变天干,一个世纪一转换,一不二4零加8,三百年后一循环。(一、二、零指的是多少世纪除以3所得余数,4和8是个位需加的数)例:二十世纪(公元1900年至公元1999年)除以3余二,对应二世纪,个位数加4。二十一世纪(公元2000年至公元2099年)除以3余零,对应三世纪,个位数加8。二十二世纪(公元2100年至公元2199年)除以3余一,对应一世纪,个位数不加直接简算便可。
地支倍数退位换算法的特定时间周期简算法,分为一百二十年一设定和一百年一设定,都是经过两次加减便可得到12以下的数字,利用公元年-天干地支转换表,瞬间可知公元年所对应的地支。具体与现代人相关的简算:二千年前拾位数减20(公元1920年后)或个位数加4后,拾个位减去小于它且相邻最近12的倍数所得余数再比对,便可得所求公元年的地支。二千后拾位数加80(公元2040年前)或个位数加8后,拾个位数减去小于它且相邻最近12的倍数所得余数再比对,便可得所求公元年的地支。因为人们对小的数字比大的数字熟悉,现代具体应用中,在明白了特定时间周期简算法的基本原理后,二千年前减20,二千年后加8,所得数字相对小,有利于提高算速及减少失误。
在张舒翼医师带领的澳大利亚五运六气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地支倍数退位换算法及其特定时间周期简算法的应用,是学习五运六气的一把钥匙,可以帮助我们扫除一些自公元1912年以来因西风东渐导致的我们学习祖先智慧的障碍。
参考文献
杨力,1999,中医运气学,北京科技出版社
毛小妹,2007,医易时空医学,山西科技出版社,第60页。
鸣谢:
感谢张舒翼医师和孙飞柳医师带领的澳大利亚五运六气小组的共同努力,感谢荣震烨医师提供的以每世纪为周期的简算法思路,感谢毛小妹老师的引领,感谢杨威老师的帮助。
作者简介:“作为标识”
赵建平(1965年1月-),男,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曾任北京市建工医院主治医师。2000年移居澳大利亚,现任澳大利亚中医药学会全国理事,昆士兰分会秘书长,澳大利亚中医五运六气学会秘书长。
关于主运客运推求的想法
赵建平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主运分主五个季运。主运始于木角音,循五行相生之序,终于水羽音,年年不变。自壬始辛止,易于记忆,不必推求。壬癸甲乙丙起太(太角→少徵→太宫→少商→太羽),丁戊己庚辛始少(少角→太徵→少宫→太商→少羽)。
客运是分别主治一年五时的异常气候变化的五运之气。以年干的岁运的太过与不及来确定客运初运的太少,关键是一个五行周期结束后下一个客运如何确定,一般使用往前推求法。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规律就不必往前推求了。可循规律如下:客运首运尊年干,五行周期往下推,
周期结束要重启,太太相从少少随。即太从太,少随少。
举例:
1:丙辰丙戌年:太羽结束后接下来新的五行周期也从太开始。
太羽→太角→少徵→太宫→少商
2:庚辰庚戌年:少羽结束后紧随其后的新五行周期也是从少开始。
太商→少羽→少角→太徵→少宫
总结如下:十年一循环,五年太少一转换,壬始辛止,壬起太,丁始少,易于记忆,不必推求。
壬 太角→少徵→太宫→少商→太羽
癸 少徵→太宫→少商→太羽→太角
甲 太宫→少商→太羽→太角→少徵
乙 少商→太羽→太角→少徵→太宫
丙 太羽→太角→少徵→太宫→少商
丁 少角→太徵→少宫→太商→少羽
戊 太徵→少宫→太商→少羽→少角
己 少宫→太商→少羽→少角→太徵
庚 太商→少羽→少角→太徵→少宫
辛 少羽→少角→太徵→少宫→太商
|